紫外交联仪作为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核心设备,通过精准控制紫外辐射实现核酸与蛋白质的共价交联。本文从原理、应用到操作要点,为您梳理关键知识点。
一、工作原理:紫外光驱动的分子“焊接术”
紫外交联仪的核心机制基于254nm/365nm紫外光的高能光子作用,其通过两种途径实现分子交联:
典型应用中,DNA/RNA在120mJ/cm²辐照剂量下,可在30-60秒内完成膜固定,杂交信号强度较传统烘烤法提升5-10倍。
二、核心应用场景
1. 核酸固定技术
替代传统80℃烘烤法,适用于:
2. 蛋白质互作研究
通过交联锁定动态复合物,支持:
3. 病毒学与药物开发
应用于:

三、选型与操作要点
1. 关键参数匹配
选型需关注:
• 波长配置:常规选择254nm(UVC),特殊需求可配312/365nm
• 能量精度:建议±0.5mJ/cm²误差范围
• 照射面积:根据样本量选择88cm²-880cm²
2. 安全操作规范
必须遵守:
• 佩戴防护装备:UV护目镜+实验服
• 启用安全联锁:避免意外暴露
• 建立标准流程:记录辐照剂量与时间
3. 典型产品对比
型号 | SCIENTZ03-II | VOSHIN07-IIC |
---|
核心参数 | 5mW/cm²能量输出 | 三波长可调(254/302/365nm) |
特色功能 | 蓝光切胶系统 | CLIP-seq专用模式 |
四、技术发展趋势
新一代紫外交联仪正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: